缅甸ESG风险给全球供应链和企业带来困扰

近期研究表明,鉴于与缅甸有关联的产品和金融服务作出的可持续性声明,令公众更加认识到该地区人权受到严重侵犯,企业和投资基金正面临环境、社会和治理(ESG)风险。鉴于这一形势,监管机构对于公司是否向投资者和消费者传达有误导性的ESG主张方面审查越来越严格,增加了受漂绿法规约束的企业的法律和合规风险。

在ESG环境和社会层面以及劳工保护领域,缅甸被视作高风险地区。过去几十年来,与缅甸军方相关联的个人商业实体,由于犯下国际公认的侵犯人权罪行而受到各种国际制裁。去年,缅甸军方废黜了该国时任执政党全国民主联盟的民选成员,之后美国、英国和欧盟单方面对其实施了额外的经济制裁。

此后该国陷入危机。缅甸军方仍在巩固对大部分地区的控制,对各地发生的反军方政变对抗行为进行血腥镇压。预计暴力行为和经济动荡将在2022年余下的时间里不断升级。另外,人权组织还提醒说,自政变以来,作为国际供应链的一部分,该国工厂里的劳工虐待行为明显增多。

商业和人权资源中心收集相关证据,表明一家为多个零售商供货的工厂曾发生劳工侵犯行为,包括性暴力、军方屠杀平民等。

评估缅甸供应商是否与受制裁实体有关联或参与劳工虐待这一事件,进行核查或开展尽职调查两种方式的可行度不高。不过,受劳工保护制裁规定和ESG要求规管的企业一直从该地区采购原材料,使用该地区的劳工。公众对上述问题的认识不断提高,可能进一步加剧许多企业和投资基金面临的合规风险。

风险得以公示

企业开展供应链审查、对ESG风险和制裁合规风险进行审视时,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动向:

·包容性发展国际和缅甸ALT-SEAN近期发布报告称,全球有33家与缅甸军方有关联的公司持有ESG基金总额达134亿美元或以上。倡议团队和联合国表示,这类公司向缅甸军方提供技术和武器,为缅甸的人权侵犯行为提供了便利。

·关于全球各地的知名金融机构和企业如何以ESG投资向缅甸军方提供金钱支持并从中获益,报告作出了详细说明。而且,自去年缅甸军事政变以来,这些公司的ESG评级有所提升。包容性发展国际和ALT-SEAN Burma还声称,ESG认证基准和指数允许上述基金使用ESG标签,这进一步助长了漂绿行径。

·另外,美联社最新调查研究表明,在缺乏管制的缅甸矿场非法开采的稀土矿产已进入供应链,将最终用于各种消费品、技术和基础设施材料之中。根据国际贸易数据在线平台“经济复杂性观察站”的数据,2020年,缅甸已经超过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稀土矿产出口国。去年,《环球时报》报道称,从缅甸进口的稀土矿产占中国全部进口额的74%。除了国内消费外,中国的稀土矿产还供应全球各地生产和出售的产品。缅甸并未有任何法律允许进行稀土开采,因此,几乎所有的稀土开采活动都有可能是非法活动。

漂绿改革可能呼吁公众进一步关注缅甸

针对漂绿行为的监管改革,可能引发公众进一步关注缅甸相关的供应链和采购活动。欧盟去年3月实施的《可持续金融信息披露条例》(SFDR),强制规定资产管理公司必须承担ESG信息披露义务,要求资产管理公司披露投资对于可持续性因素(包括人权、劳工标准等社会性因素)的影响。

美国和欧洲各国监管机构对投资产品贴有ESG标签的关注也越来越升温;如果ESG声明不准确或可能造成误导,则会对此发起调查并采取执法行动。

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CMA有望公布一份公开黑名单,列明在推销环保或可持续产品过程中未能对ESG声明进行证实的公司。声称其产品具有ESG属性,但无法证明整个供应链具有ESG属性的公司,可能会被列入黑名单。CMA也正对英国服装公司进行调查,预计未来会扩大黑名单范围,将袋装食品和超市行业包括其中。

合规提示

近期报道和独立研究强调说明,从金融服务业到消费品生产和基础设施用料等几乎所有行业,都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缅甸的ESG和制裁
风险。

在产品和服务营销宣传过程中使用ESG标签可能尤为棘手,原因在于多个管辖区域的监管机构都在严查ESG标签的使用。投资者和监管机构都更加期望企业能够充分了解整个供应链,了解投资资金的走向。

建议企业对供应链和第三方安排进行审查,了解是否存在缅甸相关的ESG和制裁等问题。鉴于公众越来越普遍认识到,企业在缅甸广泛面临各类ESG风险,各机构也应随时准备与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接触并沟通人权和制裁问题。

Leave a Reply

订阅商业洞察

发掘最佳实践,并及时了解最新的行业趋势。

订阅